close

(本文同步刊載於《管理雜誌》2012年11月號,搞砸品牌的十部曲) by Mark Stocker.策略暨執行總監.November, 2012

-搞砸品牌的第五步,是用成本結構看待產品價值,只求短期賣得動,不求賣得好、賣得久-

甚麼是理想的定價策略?品牌剛起步,是不是從低價開始賣,先取得口碑?很多剛開始經營品牌的老闆經常為此煩惱。價格定高了,怕消費者不埋單;價格定低了,又怕不敷成本。

其實在品牌的世界中,製造成本雖然是訂價時必然考量的因素,卻絕非唯一因素。台灣企業,尤其是代工或是傳統產業,一般都以製造成本加上10%來定價。以往市場競爭對手少的時候,這個定價策略尚可維持一定獲利,但隨著中國、印度以及東南亞的平價產品散佈全球,成本邏輯的定價策略越來越不足以勝出。如果不是成本加一成利潤,那究竟幾成才算合理?我認為,真正的理想價格,應該決定於產品在目標消費者心目中值得多少而定。

消費者通常都有兩面:理性面與情感面。有時候,消費者會通過理性計算,審慎衡量眼前商品的用途與功能。有時候,消費者追求的卻是一種感覺,甚至是一種浪漫,購買行為是為了滿足心中某種情感需求。有研究即指出,日本女性對拉麵的理想價格可能只有500日元,對於皮包等配件卻捨得買花上十幾萬塊買LV。可見情感面的支出,往往有較大的彈性。

因此,表面上功能類似的兩件商品,如果滿足不同層面的需求,兩者的「理想價格」絕對很不一樣。舉例來說,起士與麵包原本是日常食物,價格親民;二十世紀以降開始出現把cheese & bread合當點心來吃的習慣,開始盛行於上流社會及雅痞圈,連帶拉抬了價格。理性來看,將起士與麵包合吃並未添增額外營養價值,但消費者真正消費的不是食物本身,而是一種生活質感。

當然,這不代表示一旦做品牌,就可以隨意提高單價。價格不僅反映製造成本,也反映推廣工作的隱性成本。Lativ便是一例。過去幫Lativ代工的廠商經常抱怨Lativ價格遠高於付給代工廠的價格。這忽略了Lativ每個月所投入的行銷費用,包括網路廣告、捷運及公車大型廣告,加總起來其實十分驚人。透過成功的行銷,能讓購買行為變成情感消費而非理性消費,如此不只賣得動,還能賣得好,賣得久。

總之,不是賣得出去、符合成本結構,就是好價格。我建議企業主在思考定價時,先考自己幾個問題:消費者為什麼購買我的商品?是情感面還是理性面居多?如果業者希望是情感面,則要進一步問,自有品牌甚麼地方值得消費者感動?他們願意為這份感動多花多少錢?

別忘了,很少有消費者會被產品的成本結構所感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ufengkuo 的頭像
    pufengkuo

    pufengkuo

    pufeng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